language
中文繁體

手工濁酒:快樂太郎釀造所的味覺世界

手工濁酒:快樂太郎釀造所的味覺世界の画像

快樂太郎釀造所位於長濱的發酵據點「Umi no Schole」內。在這裡,可以向釀造專家學習發酵機制,並邂逅多彩多樣的手工濁酒風味。

2025.11.06

快樂太郎釀造所的故事

位於琵琶湖東岸的美麗城市長濱,設有一座推廣在地發酵文化的設施「Umi no Schole(湖のスコーレ)」。這座於 2021年12月開幕的複合設施坐落在熱鬧的商店街中,正對著展示長濱曳山祭花車的「長濱曳山博物館」。這場祭典每年4舉行,是長濱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琵琶湖地區的飲食文化中,發酵食品不可或缺。此地高品質的水源與以琵琶湖固有魚種為首的豐富魚類,支撐了發酵技術的發展。

「Umi no Schole」是為了推廣滋賀縣的發酵食文化而成立。館內設有藝廊與商店,從堅固耐用的手工藝到食品,匯聚各式在地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內的起司工房,使用滋賀縣產牛乳製作的起司十分出色,在設施內的咖啡廳也能搭配葡萄酒品嚐。咖啡廳菜單還有使用酒粕的咖哩飯與甜點等,可盡享多樣的發酵料理。

進駐「Umi no Schole」的其中一個品牌就是「快樂太郎釀造所」。這裡不僅釀造多款手工濁酒(にごり酒),也製作無酒精的甘酒與味噌。

創立快樂太郎釀造所的是在酒造業界擁有 12 年經驗的釀造家池島幸太郎。他自 2017 年獨立後,一直專注於製作味噌、酒、甘酒等發酵食品不可或缺的「麴」。

在「Umi no Schole」製作人石村由起子的邀請下,池島取得濁酒製造許可,並於 2022 年初開設「快樂太郎釀造所」。

造訪這座釀造所,可以加深對發酵的理解,品味個性豐富的各式濁酒,並學習琵琶湖周邊孕育出的獨特飲食文化。這正是「Umi no Schole」傾注熱情所要傳遞的文化。

濁酒-日本最稀有的酒

濁酒是自古傳承、以米發酵製成的傳統酒。與清澈且高雅風味的日本酒(清酒)不同,濁酒呈混濁狀,風味樸實而強勁。

19 世紀時,家家戶戶廣泛自釀濁酒,但日本政府為了管理並課稅酒類生產,於 1899 年禁止自家釀造。即使在今日,也只有持有特別許可的釀造所才被允許製造與販售。也正是這套許可制度,使得濁酒比日本酒稀有得多。

一般常以「日本酒的混濁版」來形容濁酒,但造訪快樂太郎釀造所後才明白,濁酒的世界遠比這更深。最大的差異在於發酵過程所使用的「麴菌」種類,這決定了風味與口感。

麴菌種類繁多,各自於不同培養環境中生長,帶來不同成品。日本酒所用的麴需在嚴密控制溫度與濕度的環境下製作;相對地,濁酒、甘酒、味噌等呈混濁狀態的發酵食品所用的麴,則在極高濕度環境中培養,能牢牢附著於蒸米並迅速繁殖。

借用池島的說法:為濁酒與味噌製作麴比較像是「農家打理稻田的工作」;而日本酒麴的製作則近似「以精密計算完成的職人工作」。也就是說,濁酒與味噌在良好的意義上更應順其自然,少干預或僅作適度處理才是訣竅。

關於麴差異的這項重要體悟,能讓人一下子看見發酵的深奧。

快樂太郎釀造所的精彩活動:釀造所導覽與體驗工作坊

快樂太郎釀造所是一個能夠了解發酵機制,以及食材如何變化並提升營養價值的地方。自古以來,日本飲食文化便仰賴發酵,從米、黃豆、紅豆、海產等有限食材中,創造出多樣風味。

由池島帶領的 90 分鐘導覽,會談到琵琶湖與伊吹山如何滋養了滋賀的飲食文化。孕育固有物種的古代湖——琵琶湖,以及富含鈣質的伊吹山地下水,對濁酒等發酵食品與釀造而言都不可或缺。

導覽中也會介紹釀造所所在設施「Umi no Schole」的獨特概念,了解其作為「發酵食品寶庫」的運作方式,以及快樂太郎釀造所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導覽後半段將解說味噌用、甘酒用、濁酒用等多種麴的特性。

比如帶點綠色的麴菌品質高,但帶有類似菇類的獨特氣味,喜好見仁見智;相反地,偏白的麴菌幾乎無氣味,適合用於味噌與甘酒等大人小孩都能享受的食品。池島表示:「思考最終要讓誰來享用,並據此選擇菌種,是成功的關鍵。」

參加者也能進入平時不得入內、設有發酵槽的空間。

依據發酵階段不同,還有機會實際探看槽內,觀察麴菌如何把米與水轉化為新物質、並湧現泡沫的樣子。

與需要數個月發酵期的清酒或味噌(如八丁味噌)不同,濁酒大約 10 天左右即可完成,因此能持續不斷地仕込,提供新鮮產品。

最後,成人參加者可試飲 3 種手工濁酒,兒童則備有無酒精甘酒。

濁酒的風味變化極其豐富!加入香草、香料、可可或水果即可開展無限可能。酒精度也因種類不同而差異很大,從與日本酒相近的 15% 到如啤酒般的 5% 皆有。此外,池島先生也會分享與料理的搭配與建議,幫你找到最適合帶回家的那一瓶。

快樂太郎釀造所也會舉辦手作味噌等工作坊,以及各式以發酵為主題的活動。

在快樂太郎釀造所值得一試的手工濁酒(どぶろく)

快樂太郎釀造所的手工濁酒,依風味貼上不同顏色的標籤,但都繪有共通的標誌。這個標誌取材自被視為稻田與作物守護神的「化狐」傳說,酒標設計由剪紙藝術家早川鐵兵先生操刀。

人氣商品之一是「UKIUKI-HOP(ウキウキホップ)」。加入啤酒花後,帶來如葡萄柚般的清爽風味與近似啤酒的餘韻,酒精度 6〜8%,很適合輕鬆小酌。

經典風味「快樂濁酒」則擁有類似日本酒的香氣,只以有機米與伊吹山地下水釀成,並以味噌用麴進行低溫發酵,使風味更具厚度。酒精度 11〜13%,特別推薦熱燗飲用。據池島先生所言,與使用琵琶湖鯽魚製作的發酵壽司「鮒壽司」相當合拍。

另一款別具特色的是「音羽黑文字濁酒」。使用日本原生香木「黑文字」帶來清新香氣,其原料取自懷抱琵琶湖水源的音羽之森。這一杯擁有森林氣息,與和食相得益彰。

以多種香料調和、呈現複雜風味的「Oriental Whey(オリエンタルホエイ)」也相當獨特,混合了紅花與玫瑰等;另外,運用被稱為藥草寶庫的伊吹山香草所製作的「Fresh Herb Tea(フレッシュハーブティー)」系列,也令人印象深刻。

快樂太郎的濁酒陣容多元豐富,一定能找到你的心頭好。請務必挑戰看看感興趣的風味。

※濁酒需冷藏,建議在旅程最後購買並儘快冷藏保存。

此外,滋賀的發酵文化不僅侷限於縣內,和鄰近縣也有深厚連結。比方說,我們先前造訪愛知縣常滑市的澤田酒造,他們利用自伊吹山吹下的風來釀酒。即使相距遙遠,伊吹山的自然恩澤仍被活用於釀造之中。將目光投向這種「跨越縣界的發酵文化連鎖」,更能深切感受琵琶湖區域飲食文化的廣度與深度。

結語

快樂太郎釀造所位於長濱的發酵據點「Umi no Schole」內,是能體驗日本稀有酒款「濁酒」的獨特場所。

此處的手工濁酒,從西側的琵琶湖到東側的伊吹山皆汲取自然靈感,孕育出多樣風味。每一杯都蘊含琵琶湖區域地形與氣候所培養出的獨特滋味與文化底蘊。

自長濱車站步行 10 分鐘內即可抵達;自名古屋搭新幹線至米原約 45 分,再轉乘在來線前往長濱站即可。

本文所提供的情報為採訪時的內容。文章內提到的商品、服務內容或是價格等可能會有所更動,請實際以店家提供資訊為準。
本記事的資訊基於筆者當時的調查和撰寫。文章發佈後,產品或服務的內容和價格可能會有變更,在使用時請再次事前確認。
此外,記事內可能包含分潤與廣告連結,在購買或預訂產品之前,請謹慎考慮。

本頁面部分為自動翻譯。